由于受疫情防控的影響,市場上一些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食品存儲時間過長,容易出現過期、變質的現象。這樣的食品或食材一旦進入食品流通或餐飲環節,將會造成很大的食品安全隱患。

3月10日,肇東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公安局、林草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組成稽查組在排查冷庫是否存儲野生動物死體過程中,局行政綜合執法大隊執法人員在某冷庫發現有一業戶存放的紅腸。一般情況下,紅腸的保質期比較短,無需冷凍儲藏。執法人員憑肉眼感官判斷這些紅場色澤異常,可能存儲時間過長,存在食品安全隱患。

通過業戶提供的進貨渠道、進貨票據顯示,該批次紅腸是業主在年前臘月二十八進貨,預備春節期間銷售。但因為疫情影響一直沒有銷售,所以造成保質期過期,就存放在冷庫。

經執法人員對紅腸所有人進行《食品安全法》和相關法規的現場講解,使其認識到這批紅腸確實存在食品安全隱患,并自愿將224公斤過期紅腸銷毀。在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的監督下,業主將這批紅腸送往無害化處理廠做無害化銷毀處理。

肇東市場監管局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食品的同時一定要注意查看食品保質期,注意保管好商家提供的票據,遇到食品安全問題時請及時向市場監督管理局12315投訴舉報指揮中心投訴,保證自身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