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為貫徹落實《民政部辦公廳 中國殘聯辦公廳關于全面開展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認定申請“跨省通辦”的通知》(民辦發【2021】2號)精神,按照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有關安排,現將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以下簡稱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認定申請“跨省通辦”有關事項及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實施補貼資格認定申請“跨省通辦”時間安排全國系統將于4月22日前完成系統更新工作,以方便受理地一次性提示申請人提交審核所需材料。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在殘疾人信息管理系統“跨省通辦”要求中查看戶籍地所需證明材料,如:申請表、身份證、戶口簿、殘疾人證、一寸免冠照片、XX銀行(信用社)復印件;委托辦理(委托代辦人身份證、委托關系證明、承諾書)等。自4月15日起,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認定申請“跨省通辦”在全國范圍內試運行,4月22日起正式實施“跨省通辦”,申請人申請殘疾人兩項補貼,可以向全國范圍內任何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設立的殘疾人兩項補貼受理窗口提出,不受戶籍地限制。
 
二、規范補貼資格認定申請“跨省通辦”程序各鄉(鎮)、街道辦事處要按照異地代收代辦方式,統一使用全國殘疾人兩項補貼信息系統(以下簡稱全國系統)受理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認定“跨省通辦”申請。受理地要一次性告知申請人所需要提供的材料,及時將相關證明材料等申請信息錄入全國系統,并在申請材料收齊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推送至業務屬地(即申請人戶籍所在地)的補貼受理窗口;業務屬地為申請人遠程辦理,自收到推送材料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完成補貼資格認定,辦理結果將由全國系統實時反饋受理地;受理地應在收到辦理結果3個工作日內,將辦理結果以適當方式通知申請人。享受補貼政策的類型及標準由業務屬地負責解釋。補貼資格審定合格的,自遞交申請當月由業務屬地計發補貼。
 
三、優化申請受理及審核服務模式各地要依托社會救助、社會服務“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受理殘疾人兩項補貼“跨省通辦”業務,簡化補貼申請受理環節,全面落實“最多跑一次”要求,實現“馬上辦、就近辦、一地辦”。各地民政部門和殘聯要建立數據比對和共享機制,能夠通過數據比對和共享獲得殘疾人證辦理情況等權威數據的,可不要求申請人提供證明材料原件。殘疾人兩項補貼“跨省通辦”事項受理材料以電子文檔形式在全國系統中留存,受理地不需接收、轉寄紙質材料。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重要意義。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認定“跨省通辦”,是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全面建立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決策部署,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具體措施。各級要提高思想認識,把此項工作作為當前的重點工作來抓,通過實施補貼資格認定“跨省通辦”,讓“數據多跑路,民眾少跑腿”為在出行辦事等方面存在諸多困難的殘疾人群眾提供越來越便捷、精準、溫暖的民生服務,切實把這項惠及千萬殘疾人民生的重大事項抓實抓好。
 
(二)加強協調配合,認真履行部門職責。要認真執行《關于進一步明確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發放工作各級職能分工的通知》(黑民發[2020]26號),堅持“一盤棋”思想,相互支持、高效聯動,加強信息和數據對比、生存驗證。各鄉(鎮)、辦事處要加強業務操作規范,工作人員要掌握“跨省通辦”的政策內涵和操作流程,樹立良好的責任意識和服務態度。
 
(三)強化監管責任,確保工作順利實施。各鄉(鎮)、辦事處要加強全國系統的使用和補貼發放管理工作,為補貼“跨省通辦”工作提供數據核驗基礎,避免產生重復領取等違規行為。每月要嚴格查詢登記制度,要采取數據比對、入戶走訪、個人主動申報等方式加強“跨省通辦”對象的定期復核。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認定申請“跨省通辦”流程圖附后.
 
肇東市民政局   
肇東市殘疾人聯合會                               
2021年4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