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了解肇東經濟發展脈絡,探尋城市發展動力源泉,9月18日,70余名省、市、縣三級人大代表在肇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呂鑫,副主任張桂榮、葛剛、潘振生的帶領下,對肇東經濟高質量發展情況展開視察,其中,肇東記憶歷史展館成為本次視察的重要一站。

肇東記憶歷史展館坐落于老火車站出站口一側,其前身為1901年建成的中東鐵路五等站——滿溝站,作為記錄城市發展足跡的重要載體,展館通過豐富詳實的史料、實物,系統展示了肇東從莽莽荒原到塞北明珠的奮斗征程。
代表們步入展館,沿著時間的脈絡,依次參觀各個展區。展館內400余件老照片、民俗實物等展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了肇東從清末至今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變遷。在講解員深情講述下,一幅幅泛黃的歷史照片、一件件承載歲月印記的實物展品、一段段詳實的文獻資料,生動再現了肇東壯闊的發展歷程。代表們頻頻駐足,在展示肇東先輩墾荒拓土、艱苦創業的展區前凝神細看;在反映肇東工業崛起、農業發展的珍貴史料前熱烈交流;在記錄城市變遷、社會進步的照片前撫今追昔。特別是那些見證肇東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改天換地的老物件,代表們或俯身細察展柜中斑駁的車票、舊時的農具,或認真聆聽肇東發展脈絡,歷史的厚重感與先輩的奮斗激情在展館內彌漫,引發了代表們強烈的思想共鳴。通過對不同時期肇東產業布局、商業發展的展示,代表們看到了這座城市經濟發展的歷史根基和演變過程。

大家紛紛表示,此次參觀收獲頗豐,對肇東的歷史文化底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對肇東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淵源和未來方向有了新的思考。“這不僅僅是一次參觀,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和市情教育!”一位省人大代表在參觀后感慨道。綏化市人大代表則談到:“從農業生產工具的迭代到城市建設的變遷,展館里的每一處展示都是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這讓我們履職更有底氣。”“肇東記憶歷史展館是一部立體的‘活教材’,它讓我們真切觸摸到肇東發展的根與魂。先輩們篳路藍縷的奮斗史,是激勵我們今天攻堅克難、開拓創新的寶貴精神財富。”多位來自基層的肇東市人大代表表示,通過回顧歷史,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肇東高質量發展的根基所在、優勢所在,對傳承城市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有了更深切的體會,油然而生的是沉甸甸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大家一致認為,深入挖掘、保護和利用好肇東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對于提升城市軟實力、增強發展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次視察活動既是一次歷史文脈的探尋之旅,更是一次凝聚共識的履職實踐。代表們一致認為,肇東記憶歷史展館不只是“存舊物、講故事”的場所,更是喚醒城市認同、激發發展斗志的“精神加油站”。大家表示,將以此次視察為契機,從百年發展歷史中汲取智慧,圍繞現代化大農業發展、產業體系升級、城鄉融合建設、文旅融合發展等高質量發展重點領域,精準提出議案建議,推動歷史文化資源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讓文化軟實力轉化為發展硬支撐,助力肇東在新時代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讓這座城市在歷史的積淀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