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年初以來,我市站在深化農村改革創新的前沿高度,科學謀劃,積極探索,整體推進兩大平原綜合配套改革工作等現代大農業建設,打造了多個領域的高標準的典型群體,現代農業成效顯著。實踐中不斷創新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創新農村土地管理制度,創新農村金融保險服務建設,完善農業支持保護政策等,成為示范引領全省的模式化經驗做法,在龍江立標打樣。從今天起推出“肇東現代農業 領跑龍江”專欄,從不同側面,全方位展示我市現代化大農業建設成果,激勵廣大干部群眾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到農村生產實踐中。
“肇東現代農業 領跑龍江”之一:肇東——農業示范區“打樣”現代大農業
6月的肇東,大田郁郁蔥蔥,玉米長勢喜人。在五里明鎮東升村看到,安徽融創穗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和“農民之家”的社員正在農業示范園區里忙碌,這是由六大塊土地共同組成的萬畝大壟雙行高產示范園區,大型機械緊張有序地進行著中耕作業和施肥作業。同樣,在五里明鎮科技示范園區,現在這里玉米已經漲至十葉一芯,部分地塊已漲至十一葉一芯。安徽融創穗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說,我們去年10月份進駐五里明,在五里明鎮流轉土地25200畝,并把流轉土地農戶組織在一起,成立了“農民之家”,對農民之家的成員進行先保底、再二次分紅制度,玉米畝產達到1500斤以后超產部分農民分紅60%,公司分40%,今年年初,公司對土地進行整合,全部實行大壟雙行,照現在長勢看能達到噸糧田。
現在,我市一個個以高產示范為引領的現代農業示范區,正描繪出一幅幅現代大農業美好藍圖。我市現有耕地410萬畝,其中玉米種植面積為350萬畝。今年我市緊緊抓住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重大機遇,牢牢鎖定農民增收這個核心目標,大力推進了農業企業化,土地資本化、農民股民化、股權社會化、增收鏈條化。我市在全力做好現代農業新型示范帶建設中,突出肇東農業特色,打造好以高產、高效、高質和綠色食品產業為核心的“一環四帶”和“十區百園”。進一步加強了合作社建設,完善合作社機制體制,配齊配套作業機械,加強機械的管理和養護,推進農機農藝結合,充分發揮合作社和大型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和優勢,全面促進我市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市農業局負責人說,今年從全市苗情長勢來看,長勢均衡比較喜人,主要原因是市委、市政府把農業示范園區作為推進兩大平原綜合配套改革的一個抓手,在園區當中引進新機制體制創新和各類金融服務的創新,形成了一個整體各類生產要素綜合疊加發力,才有今天這個大好形勢。
2013年,我市被確定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改革與建設試點縣和全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核心實驗區后,經過一年發展,緊緊抓住了先行先試、創新發展、率先發展的主動權,依靠政策的支持,積極爭取國家惠農資金;以創新改革為著力點,引領全省農業快速向適度規模化、現代化發展;通過整合資金,充分開發利用資源,著力推進了新型經營主體創新、融資現代體制創新、科技服務體系創新、示范帶動體系創新、農機農藝結合創新和服務管理創新。加速提升兩大平原綜合配套改革實驗水平,成功地走出了一條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