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黃豆做底肥,稻糠做追肥,用弱堿水灌溉,在廢棄的鹽堿地上種植水稻獲得豐收,不僅綠色健康,而且還是弱堿食品,這就是全國改良鹽堿地第一人劉剛創造的又一奇跡,這一種植技術已經獲得了國家專利。稻田里金燦燦的稻穗非常喜人,一派豐收的景象,誰能想" />
分類信息 便民電話 本地商家 新聞資訊
用黃豆做底肥,稻糠做追肥,用弱堿水灌溉,在廢棄的鹽堿地上種植水稻獲得豐收,不僅綠色健康,而且還是弱堿食品,這就是全國改良鹽堿地第一人劉剛創造的又一奇跡,這一種植技術已經獲得了國家專利。稻田里金燦燦的稻穗非常喜人,一派豐收的景象,誰能想到這里曾經是棄耕多年的鹽堿地。
劉剛說,今年種植的水稻豐收了,因為種植20多年今年的產量最高。肥料用的是可以吃的黃豆,除草和清蟲也全部采用人工,而且灌溉用的水也是人可以喝的弱堿水,確保了水稻絕對沒有污染和有害物質殘留,不僅綠色有機,而且還是有益人體健康的弱堿食品。不少人要高價收購劉剛家的水稻,可劉剛不打算賣,準備加工成大米創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