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綏化12月4日訊(車彥旭)肇東市通過明確主體責任、建立督辦檢查機制、開辟綠色通道等“套餐”,積極與糧食加工、糧食收儲、糧食貿易等企業對接,不斷拓寬糧食銷售渠道,推進秋糧銷售工作“黏”住農民的心。在準確掌握農戶糧食銷售量和銷售價格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服務,創造良好的收購環境和收糧秩序,指導農戶科學儲糧,引導農民適時賣糧,確保好糧賣上好價。截至11月27日,肇東市玉米余糧銷售73.3萬噸,占商品量的41.64%。
為營造良好的秋糧收儲銷售輿論氛圍,肇東市依托強化培訓、入戶宣傳、媒體發布等措施,做好糧食研判,發布信息,指導糧食收儲銷售工作同農民群眾“打成一片”,消除農民坐等上門收購的依賴心里,提高面向市場的主動性和適應能力。依靠召開農業農村工作會議及其他專題會議講解糧食收儲制度改革,先后3次組織鄉鎮村干部專題培訓,促進農產品從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采取市鄉村三級干部包鄉、包村、包屯深入農戶指導農業生產契機,用深入淺出的語言,宣傳水稻最低價格收購、大豆目標價格以及玉米“市場定價+補貼”等糧食購銷政策,幫助農民把握市場形勢,在思想上、行動上做好準備。并在電視臺發布《致全市廣大農民朋友的一封公開信》,印發各類宣傳單1萬份,對今年秋季玉米市場定價、價補分離、市場化銷售政策進行解答,讓農民及時了解糧食收儲制度改革的內容。同時,每月15日、30日通過電視臺向社會發布玉米適時收購價格信息,引導農民適時入市銷售新糧。
為進一步暢通糧食購銷渠道,肇東市建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直接牽頭負責,糧食、發改、農業、財政、畜牧、工商、交通、公安、消防、電業等部門密切配合的秋糧購銷工作協調機制,引導糧食加工企業適時入市、推動社會貿易收購網點有序啟動、促進對外合作全面展開,把農民群眾吸引“頻道”上來。據肇東市糧食局調查統計,截至11月27日,精深加工企業的中糧生化、成福食品收購玉米37.9萬噸,其中收購域內玉米23萬噸左右;飼料初加工企業收購3.5萬噸;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收購0.8萬噸;社會多元體糧食購銷企業、經紀人和域外企業來本地收購46萬噸(包括農戶坐家銷售數量)。省外銷售占余糧銷售量的62.76%,中糧生化能源(榆樹)有限公司、中糧生化能源(公主嶺)有限公司、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呼和浩特阜豐有限公司、通遼蓮花味精廠、大連港、鲅魚圈港、錦州港等作用明顯。
如何由“外部輸血”到“自身造血”強化糧食購銷工作。肇東市通過建立強有力的體制機制,確保秋糧收購穩步推進。把糧食購銷工作納入行政主要領導責任制年度考核,明確工作目標,細化職責任務,跟蹤督導檢查,嚴格考核問責。并成立由紀檢委、市委督查室、糧食局、農業局等部門組成的督辦檢查組,定期深入鄉鎮、村屯、糧食收購企業了解情況,及時解決問題,切實維護了廣大農民和消費者合法權益。制定并落實秋糧購銷一日一報制度,鄉鎮及糧食收購企業(包括收購點)每日將糧食進出情況以書面形式上報市政府,經匯總分析后形成下步工作意見并實時發布。同時,抓住當前秋糧購銷新形勢,繼續推進農民合作組織規范化建設,創新經營模式,帶動廣大農戶做好農業調結構、轉方式、促增收工作。堅持向優質、有機、營養、品牌方向調整,堅持良種先行,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和創新營銷模式,幫助農民既能種得好、又能銷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