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新局齊謀新發展,聚新力共踏新征程。肩負全市2.5萬名共產黨員的重托,承載93萬人民的期盼,中國共產黨肇東市第八次代表大會12月29日在市影劇中心隆重開幕。大會將描繪未來五年發展藍圖,選舉產生新一屆肇東市委員會、肇東市紀律檢查委員會,選舉我市出席綏化市第四次黨代表大會代表,意義重大、使命光榮。

影劇中心會場莊嚴隆重、喜慶熱烈。大會主席臺上方懸掛著中國共產黨肇東市第八次代表大會的會標,帷幕中央金色的黨徽光彩奪目,十面鮮艷的紅旗分列兩側。對面二樓眺臺上懸掛著“立足新起點、踐行新理念、為打造龍江最具活力的中等城市而努力奮斗”的橫幅,令人鼓舞、催人奮進。
李元學、范樹林、李延春、劉秀海、呂鑫、楊嘉宏、楊鐵成、王明天、謝福友、張景春、呂江、趙洪雨等大會主席團成員在主席臺前排就坐。中國共產黨肇東市第八次代表大會應到代表323名,因事因病請假5名,實到會代表318名,符合規定人數。大會由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延春同志主持。
上午10時,李延春同志宣布大會開幕,全體起立,高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在熱烈的掌聲中,綏化市委常委、肇東市委書記李元學同志代表中共肇東市第七屆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立足新起點 踐行新理念 為打造龍江最具活力的中等城市而努力奮斗》的報告。報告共分四個部分,分別是過去五年發展成就和基本經驗、未來五年發展方向和奮斗目標、更好更快更大發展的重點任務和不忘初心全面加強從嚴治黨。

報告回顧了過去五年工作。指出,市第七次黨代會以來的五年是肇東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五年,市委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和從嚴治黨新要求,團結帶領全市廣大干部群眾團結拼搏、攻堅克難,圓滿完成了市第七次黨代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面對復雜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和改革發展的艱巨任務,我們認真貫徹中央、省委和綏化市委一系列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各項工作,實現了經濟社會科學健康發展。2016年地區生產總值預計達到425億元,是2011年的1.2倍;公共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預計達到11.3億元,始終位列全省縣級第一;固定資產投資預計達到179.5億元,是2011年的2.1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達到141億元,是2011年的1.8倍;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分別達到24792元和13844元,是2011年的1.3倍和1.4倍。我市先后獲得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改革與建設試點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標兵、全國食品工業強市、全國首批智慧城市試點縣、中國“雷鋒城”、全國宜居宜業典范市等榮譽稱號。報告強調,過去五年,我們實現了“順勢起步”向“蓄勢起跳”的轉變,綜合實力顯著增強;過去五年,我們實現了“從小到大”向“由弱到強”的轉變,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過去五年,我們實現了“常規推動”向“統籌推進”的轉變,城鄉面貌明顯改變;過去五年,我們實現了“相對滯后”向“成果共享”的轉變,民生事業持續改善;過去五年,我們實現了“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的轉變,黨的建設全面加強。

展望未來五年,報告指出,要著眼大局、精心謀劃,努力推動未來五年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報告提出,今后的五年,是肇東踐行“五大發展理念”,推動轉型升級,實現科學健康發展的關鍵期;是肇東培植后發優勢、破解難題、補齊短板的攻堅期;是肇東縱深推進扶貧攻堅、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的決勝期;是肇東擴大開放、促進區域融合發展的加速期。面對新征程,必觀新時勢。只要我們上下一心、同頻共振,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自覺肩負起既要“趕”又要“轉”的歷史使命,人一我十加快“趕”,應時合勢主動“轉”,趕轉并重,奮發作為,全面夯實振興發展根基,我們的目標就一定能夠達到,我們的愿望就一定能夠實現。報告提出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為指針,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龍江的重要講話精神為主線,把握“穩中求進”總基調,秉持“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五大發展理念”,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和綏化市委決策部署、深入實施“一區三城一化”發展思路,牢牢把握轉型升級、改革創新、城鄉統籌、民生共享工作重點、從嚴管黨治黨,全力打造龍江最具活力的中等城市,如期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

報告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們的總目標是,打造一個城市與農村統籌、經濟與社會共進、改革與開放互促、創新與創業并重、發展與生態雙贏、城區常住人口超過50萬的龍江最具活力的中等城市。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0%,公共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8%,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0%。
為貫徹上述指導思想,實現上述目標任務,報告確定了今后五年必須牢牢把握的四項工作要求:一是必須踐行五大發展理念不偏離。切實將黨的理念創新成果轉化為謀劃發展的具體思路,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工作舉措,轉化為科學發展的實際成效。二是必須致力決勝全面小康不停步。要牢記服務“三農”這個基本職責,牢牢抓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牛鼻子”,舉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勇啃硬骨頭、打好攻堅戰,決勝“十三五”。三是必須聚焦經濟建設中心不動搖。發展是硬道理,解決發展中的問題最終要靠發展來解決,因此我們必須以開闊的眼界、開放的胸懷、創新的舉措,立足新起點,謀劃新發展,用比較優勢補足競爭劣勢,用后發潛力提升競爭實力,進而在新一輪發展中踏出“肇東節拍”、跑出“肇東速度”。四是必須切實轉變工作作風不懈怠。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肩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重任,全市廣大黨員干部都要樹立強烈的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始終保持干事創業、開拓進取的精氣神,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能力體現在“會干事”上,把目標落實在“干成事”上,創造出無愧于黨和人民、無愧于這個偉大時代的業績。
針對未來五年各項工作,報告強調,要統籌協調,重點突破,扎實做好未來五年各項工作。報告指出,新的起點,新的征程,今后五年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和綏化市委部署要求,緊緊圍繞既定目標、全力以赴推進四個方面戰略舉措。要因時而謀,持之以恒地在轉型升級上展現新作為,進一步增強發展競爭力。要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著力建設好三產融合的發展基地,建設好優質農畜產品的供應基地,建設好生態環境的保護基地,構建具有長遠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實現“一產更活、二產更優、三產更強”。
報告強調,要應勢而動,千方百計地在改革創新上展現新作為,進一步增強發展新活力。要堅持擴大開放,堅持深化改革,堅持創新驅動,堅持以開放合作擴大投資,以深化改革統領發展,以創新驅動激發活力,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釋放更充分的科學健康發展新路。
報告強調,要乘勢而上,弛而不息地在城鄉統籌上展現新作為,進一步增強發展承載力。要優化拓展城市布局,建設好“一城兩鎮”。要實施差異化發展,建設好“特色鄉鎮”。要打造肇東農村新區,建設好“美麗鄉村”。要充分認識、尊重和順應城鎮化發展規律,統籌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科學規劃主城區、中心城鎮和“美麗鄉村”建設。
報告強調,要順勢而為,始終不渝地在民生共享上展現新作為,進一步增強發展凝聚力。民生所指,責任所系;民心所向,政之所行。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輿論”的思路,搞好“基本民生”,關注“熱點民生”,保障“底線民生”,努力在社會事業建設上爭創一流,努力在社會保障水平上爭創一流,努力在社會治理能力上爭創一流。
報告指出,完成未來五年的目標任務,關鍵在黨,關鍵在各級干部。全市各級黨組織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把抓好黨的建設作為首要職責和最大政績,貫穿于各項工作始終,用從嚴治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以經濟社會發展檢驗從嚴治黨成效。
報告強調,要堅持“補鈣鑄魂”,激活引領發展的精神動力;堅持“選賢任能”,鍛造推動發展的中堅力量;堅持“固本強基”,構筑促進發展的戰斗堡壘;堅持“從嚴從實”,營造保障發展的政治生態;堅持“同心同向”,匯聚共謀發展的磅礴力量。不忘初心,從嚴治黨,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保證。
李元學在報告的最后強調:同志們,歷史車輪滾滾向前,肇東大地生機勃發。在未來五年的征程中,我們將與全國一道全面進入小康社會,迎來建黨100周年,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新的征程已經開啟,新的愿景催人奮進。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和綏化市委的決策部署,團結帶領全市人民,以敢為人先的魄力,敢謀新篇的勇氣,敢于擔當的作風,搶抓機遇,團結進取,奮勇爭先,全力打造龍江最具活力的中等城市,為決勝全面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
根據大會安排,中國共產黨肇東市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報告以書面形式提請大會審議。部分不是代表的處級領導、黨外人士、離退休老干部、不是代表的市紀委委員、市直部辦委局、垂直管理部門等單位主要領導、部分鄉鎮領導干部列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