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起,農事忙。隨著大田播種時節的臨近,肇東市圍繞提升農業和農產品競爭力抓好春耕。
從構建“四大產業”體系入手,打造“四大產業區”。在調減玉米面積20萬畝的前提下,構建優質高效玉米產業體系,打造全省糧食功能區。圍繞中糧、成福等精深加工企業和希望飼料等飼料企業,組織經營主體訂單種植高淀粉、高賴氨酸、高蛋白質等專品種單質玉米20萬畝,實現優質優價;圍繞大莊園、王老寶食品等企業,擴大鮮食玉米種植面積4.84萬畝;以種植3萬畝有機稻為載體,實現精深加工,叫響肇東大米品牌。
以建設全省“北菜南銷”標準化綠色蔬菜基地縣為契機,構建蔬菜產業體系,打造全省優勢產業區。圍繞白菜、鮮食玉米、黑木耳等白、黃、黑“三色經濟”,落實指標任務,落靠工作責任。沿301國道加大蔬菜精深加工項目招商引資力度,加大合作社為重點的規模經營主體建設力度,加大農戶種植結構調整力度,構建產、加、銷緊密銜接的蔬菜產業體系,把301國道打造成全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樣板路,示范引帶全市蔬菜植面積調整到37.49萬畝,設施棚室發展到2萬棟。
借助糧價走低倒逼畜牧業發展,構建種養結合產業體系,打造生態循環產業區。種植燕麥2萬畝,青貯玉米20.43萬畝,發展規模養殖大場10個。 在“三品一標”總數力爭達到200個,三品認證產量達到20萬噸的基礎上,構建有機雜糧雜豆產業體系,打造全省特色產業區。有機谷子發展到6.8萬畝以上,雜糧雜豆發展到5.84萬畝以上。組織25家生產主體在產品包裝上統一冠名肇東地理標識,逐步向統一品牌過渡向統一品牌“引客來”,集中合力做大叫響肇東小米、肇東雜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