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回娘家探親都是一邊走一邊沉醉在如畫的鄉村美景中,這里空氣好、路好、房子好,逐漸富裕起來的農民在致富的路上你追我趕,規模化種植、生態養殖和特色經營為農民打開了增收致富新思路。”回村探望母親的53歲肇東市區居民楊明華自豪地說,站在澇洲鎮七道海村遠遠看去,整齊的房舍坐落在村中,平整的白色水泥路面兩旁樹木林立,路邊鮮花處處,無處不透露著美麗鄉村的魅力。
環境優美、設施完善、宜居宜業,鄉村面貌煥然一新,這是肇東市美麗鄉村建設不斷借助優勢、放大優勢,實現“三個升級”的縮影。按照“圍水、圍路、圍景區、圍古跡”的“四圍”特色,進行總體規劃升級。真正打造一批鄉土氣息濃厚、宜居養生的美麗鄉村,把庭院當盆景、把村莊當景點、把鄉鎮當景區,實現外在美與內涵美的和諧統一。今年重點完成五里明、宋站、四站3個鄉鎮和洪河鄉友好村等22個示范村和達標村,10個基點屯規劃。既注重綠化、美化、亮化等硬件建設,又注重村屯傳統文化、精神文明、村規民約等軟件建設,實現示范村道路硬化、村屯亮化、衛生凈化、環境美化、村屯綠化、管理優化。
以產業要強、環境要美、設施功能要全、基礎建設標準要高、鄉風民俗要好的標準,打造3鎮22村10個基點屯,示范引領美麗鄉村建設提檔升級。投資1200萬元,確定基礎條件好的五站鎮東安村、黎明鎮長富村和珊樹村、海城鄉長興村和昌五鎮四井村作為美麗鄉村試點村,對村屯的道路給排水、亮化、綠化、泥草房和廣場進行了重點建設和環境綜合整治,努力建成生態宜居、興業富民、文明和諧的美麗鄉村。肇東鎮東躍新村通過宅基地置換的辦法,一次性撤并5個自然屯,建設23棟多層樓房,使987戶村民遷入配套齊全的新居;黎明鎮珊樹村通過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架設43盞路燈,粉刷外墻3800平方米,新蓋院墻1800平方米。以農村生活垃圾、農村人畜分離、農村污水、農村廁所、農村秸稈等為重點,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村環境建設水平,抓好綜合整治升級。
突出沿路沿線和城郊接合部等重點部位,切實解決好垃圾亂倒、柴草亂垛、糞土亂堆、畜禽亂跑、污水亂潑等“五亂”問題,沿線的集鎮還解決了攤點亂擺、車輛亂停、雜物亂放等突出問題。加快推進改路、改墻、改水、改廁、改灶、改圈“六改”工程,集中治理垃圾、污水、糞便等污染物。同時,堅持集中整治和長效管理相結合,落實好長效管護機制和保潔責任制,積極引導農民改變生活習慣,加強文明健康科學生活方式教育引導,自覺摒棄生活陋習,共同建設好維護好美麗家園。洪何鄉友好村引導村民每五戶為一組,參與到美化、亮化家園中來,每天出動一臺車,負責對屯內環境衛生進行清理,實現了生活垃圾日產日清。(霍永祥特約記者車彥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