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化日報6月22日訊(霍永祥特約記者車彥旭)盛夏,在甜城肇東,施工車輛穿梭,挖掘機舞動巨鏟,塔吊巨臂揮動,工地上洋溢著火熱與激情。肇東市圍繞“寒地黑土之都、綠色產業之城、田園養生之地”促建設補短板,構筑“1+4+N”產業體系和“千百十”工程,推進規上企業發展,推動規下企業入規,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發展到69戶。今年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銷售收入103.5億元,96.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5%。
加強企業運行監控,幫助解決生產難題,保障重點骨干企業高效運轉的政策高地,為項目產業向肇東集聚產生洼地”效應”,中糧生化能源、石油開發公司、大莊園肉業、福和華星制藥等8戶重點骨干企業已漸入佳境;通過引導企業加強市場分析,擴大市場占有率,推進正邦飼料、冰榕生物、優圣爾、倍豐種業等5戶企業加快入規。對今年新建和擴產的福和中藥提取加工、康拜零甲醛板材加工、伊利巴氏酸奶、愛農裕豐肥業加工、隆信玉米壓片等18個在建項目,實行專人負責制,加快推進速度。同時,強化“三個服務”,為項目落地安上“加速器”,引導企業申報貼息貸款、入規獎勵、節能改造、高附加值產品研發等各項獎勵資金,2016年幫助伊利乳業、大莊園、愛農復合肥等項目爭取貼息貸款資金1200萬元;依托加大科技創新政策扶持力度,強化企業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研發申報工作,2016年幫助企業申請專利24個。今年,福和華星制藥已批復為申請國家級知識產權示范企業。
豐富的糧食資源和地緣優勢,為重點發展玉米制品等糧化行業帶來“強磁場”效應,通過承接哈爾濱、大慶產業轉移和輻射,延伸糧化產業鏈條,做大做強糧化企業龍頭,形成以中糧集團、星湖科技、成福集團、希望飼料為骨干的糧化企業群體,輻射帶動糧食化工產業改造升級、加快發展步伐。發揮位于哈大齊牡石化產業帶優勢,繼續鞏固擴大與大慶油田的合作,加強石油、液化氣以及石化產品的綜合開發,加快長海潤滑油、昆侖燃氣以及其它石化項目建設進度,逐步增強石化產業的支撐作用。以東龍節能公司、華龍機械、發電機輔機廠等為依托,與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等地大型機械加工企業對接合作,利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機械加工業,提升傳統工藝裝備水平,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市場競爭力,打造為哈爾濱重工業及大慶石化產業配套生產基地。
項目是發展的載體,投資拉動、項目帶動是實現快速發展的“殺手锏”。以正邦養殖、伊利乳業、匯源果汁、鼎新飲料等企業為龍頭,著力發展乳制品、飲品飲料、有機蔬菜、保健營養品、肉制品等綠色食品行業,既爭創中國名牌和馳名商標,又開拓國內外市場提高品牌知名度。積極引導中小微企業圍繞優勢特色產業搞延伸,圍繞重點項目搞配套,重點支持科技型、成長型中小企業技術改造,通過為非公經濟企業搭建服務平臺,推進中小企業產品、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繼續壯大興利木業、興昌酒業等創業基地規模,擴大冰花味精、長富小米、澇洲大米、里木店絹花等特色品牌影響力,促進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