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肇東市城區17道街西側,有一座以風景林地、休閑娛樂為特色的植物生態博覽園,這里空氣清新、悠閑安靜,成為群眾參觀、游覽、欣賞生態園林的好去處。目前,初具規模的生態園占地面積達100公頃,造林面積95公頃,栽植楊柳、榆槐、花果松等10大類40個品種共24萬株,防護區、觀賞區和多功能區三個部分,一橫二縱三環四路的結構布局讓各小區之間區區相通又自成一景,既增加了城市綠地面積、改善城市空氣質量,又發揮城市“綠肺”功能、為群眾免費提供了休閑游覽場所。
近年來,肇東市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提升文化旅游產業高端引領、創新驅動、綠色低碳的發展模式。從秉持依托哈爾濱、服務哈爾濱、融入哈爾濱的發展理念入手,著力打造休閑農業、觀光農業、都市圈農業,加速培育田園綜合體,逐步形成南部鄉鎮以休閑旅游為主導、中部鄉鎮以生態采摘為牽動的特色格局。發揮沿江萬頃松江濕地、沿江百里原生態水面和稻米資源優勢,加快開發千鶴島、八里湖、大似海、螞蟻河、大明水等景區景點。依托牽住松花江沿岸“牛鼻子”,深入推進區域、生態、歷史、文化等得天獨厚的優勢資源,精準迸發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以金源文化為核心,拓展區域合作,融入哈爾濱大都市圈,將肇東打造成哈爾濱都市圈旅游重要板塊、黑龍江省文化旅游的重要節點、全國知名的金源文化、冰雪文化旅游目的地。
突出生態持續用力、做活“水”文章。夏季以千鶴島、大明水、八里湖等濕地湖泊為依托,打造生態觀光旅游;以月亮島為依托,打造沙雕世界、戲沙樂園;以螞蟻河為依托,打造親水樂水,悠閑旅游。冬季以大似海冬捕為牽動,以各大湖泊為依托,打造冰釣、冰上汽車拉力賽、冰雪冬令營等系列活動,實現與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聯動,承接冰雪大世界游客前來體驗觀光。
突出休閑保持定力,做活“土”文章。針對22個鄉鎮不同特點,差異化打造各具特色的風情小鎮。每個鄉鎮辟建100~500畝土地,吸引哈爾濱市等都市人群認領屬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同時,拓展認領牧業、認領米稻、認領果蔬、認領愛心等活動,讓城鄉充分對接融合,手牽手、心連心,同耕種、共收獲,改變農村,改善城市,使城鄉生活更美好。以全魚宴、鵝頭宴等特色美食為依托,打造不同風格的美食品鑒。
突出文化集中發力,做活“金”文章。以全國保存最完好的遼金古城珠赫城為依托,申請建設國家遺址文化公園,復建古城,辟建影視基地,建設遼金博物館。以跨越遼金元明清五個朝代,有千年歷史的古驛路為依托,恢復古驛站,開發驛路文化,串起文明。
突出禪修精準給力,做活“養”文章,以最篤壽寺復建為契機,建設集傳統文化、禮佛朝圣、禪學修行為一體的文化城。以八里湖全國有名的禪修院為依托,擴大規模,豐富內容,打造獨具特色的禪修產業。以五站樂安新區、東發辦事處世紀田園頤養中心為依托,以中醫藥為根基,推廣中醫普及,集養生養老為一體,面向都市,打造養生養老產業。目前,文化旅游產業已成為肇東市新經濟增長點。坐落于松花江北岸澇洲鎮安樂村的大似海魚種場,被國家確定為國家級綠色健康養殖示范區、綠色無污染,肉質鮮美,營養豐富的鯉魚、草魚、鯽魚、鰱魚、鳙魚,吸引一撥又一撥游客紛至沓來欣賞質樸的自然美景,又品嘗生態鮮魚;集農耕濕地、文化濕地于一體的千鶴島濕地公園、月亮島、螞蟻河等景區,既為游客添生態景點,又增旅游“分量”。千鶴島、月亮島景區還實現了與哈爾濱太陽島聯票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