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剛剛結束的市委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了推進“四區”建設、實施“四化”工程,率先走出走出全面振興發展新路子的戰略思路。從即日起推出“推進四區四化、全面振興發展”專欄,全面宣傳我市各條戰線在推進“四區”建設、實施“四化”工程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和取得的豐碩成果,激勵全市上下進一步搶抓新機遇,應對新挑戰,實現新跨越。
肇東:加快教育重點工程建設 向教師節獻厚禮
市第十一中學坐落于我市城區的西北部,是一所集小學、初中教育為一體的現代化學校。隨著我市經濟社會水平不斷發展,學校周邊相繼興建了越來越多的住宅小區,人口量也隨之不斷增大,學校的入學學生越來越多,這給學校的教育教學環境增添了壓力。由于學區的不斷拓展,原有的教學樓已經不能夠滿足轄區內學生們入學讀書的需要。所以,肇東市委、市政府的決定,為第十一中學增建一所新的教學樓。新建的市第十一中學教學樓建筑面積為1,4000平方米,分為5層,有59個教學班,能夠容納3,000名學生入讀。
第十一中學新教學樓整體布局合理,育人環境優良,是一座現代化、標準化、生態化教育園區。配備了可容納440人的多功能教室,每個班級還配備了一塊特別的納米觸控黑板,這塊黑板是集電視、黑板、白板于一體的,這樣的多功能現代化黑板以及配套設施,改變了老師用傳統粉筆教學的歷史。目前,新教學樓已進入最后的桌椅搬遷和衛生打掃階段,外部運動場的鋪設也基本完成,9月11日教學樓將正式投入使用。
太平中心小學位于太平鄉政府所在地,以前這個小學也面臨著教育基礎環境和學生學習環境陳舊落后的局面,可是再過不到一個月,在這里讀書的512名學生和78名在崗教師即將會搬進干凈整潔的新校舍。
新建的太平中心小學教學樓主體建筑面積4846平方米,共分為四層18個教室和21個多功能教室。優美的教育環境、現代化的教育設施,在為農村學校教育教學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增添了鄉村教育力量,堅定了農村孩子在鄉鎮學校就讀的信心,也有效控制了學生的流失。
近年來,教育一直是我市社會關注的焦點和熱點,如何改善學生的學習環境、辦好群眾滿意教育一直是我市高度重視的民生工作。年初以來,我市下大力氣深化教育改革,實施教育標準化建設工程,逐步補齊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和中小學功能設施等短板,大幅改善城鄉教育教學環境,進一步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配齊配全實驗室、功能教室及教學儀器設備,大力提高信息化、規范化水平,有效促進了我市教育事業提檔升級、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