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省委宣傳部組織的“早春走龍江”集中采訪報道組走進肇東市。
在五站鎮東安村,記者們被溫室大棚中的“空中草莓”所吸引。這是由蘇萌園林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溫室大棚,棚外的春風有些涼意,大棚內卻暖意融融,綠意滿眼。約有一畝地面積的大棚內,一株株草莓懸種在一排排鐵架上,在半空中茂密地生長著,綠葉中一串串紅色草莓十分惹人喜愛,摘一顆入口,水分大,口感甜糯。
公司經理姜大力介紹,在對大連、秦皇島等地考察之后,覺得在北方種植櫻桃、草莓、葡萄等水果,可以打時間差搞園林采摘,效益應該不錯。2014年,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公司與大連果肉所、東北農業大學等科研單位建立了合作,嘗試在溫室大棚中采用自動保暖和灌溉系統,專門種植科技含量高的反季節草莓、櫻桃等水果。2016年,公司引進了日本的“空中草莓”種植技術,相比棚室地栽,空中栽培一畝地相當于地栽的兩畝地,節省土地,比地栽草莓早上市一個月左右。通過施用有機肥、粘蟲板防蟲害、蜜蜂授粉等無公害方式培育,使草莓科技含量更高、品質大幅提升。
“‘空中草莓’采摘方便不彎腰,草莓干凈,即摘即食。采摘季節一到,吸引著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等地的采摘客來這里游玩。空中栽草莓的模式可比地上栽種模式畝增收4萬多元。”姜大力說。記者了解到,由于北方晝夜溫差大,果子甜度高品質好,草莓從開花到采摘,40天一茬,從元旦后開始,草莓就開始采摘了,單茬采摘量已達到了1000斤,春節前采摘價60元1斤,現在30元1斤,循環采摘保證單個大棚達到10多萬元的利潤,并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蘇萌園林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眼下建有單棟面積720平方米水集熱、風集熱采摘溫室10棟,全部種植草莓、大櫻桃、葡萄等高端采摘品種。采摘季過后,樹下套種婆婆丁、刺五加、刺老芽等山野菜。今年春節前婆婆丁上市30元1斤供不應求,單棟收入2萬元。
見到采摘游帶來的可觀效益,公司又投入資金打造林果經濟扶貧基地500畝,建設現代化日光節能溫室60棟,栽植風景造型樹。項目運營期5年,蘇萌園林按照出資本金7%的比例逐年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保底分紅,每年分紅84萬元,81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增收1037元。
采摘游帶來的效益,帶動了與東安村相距不遠的昌五鎮昌盛村。在昌盛村記者看到,村里的十幾名農民正在今年新流轉的400多畝田里搭建200棟有機蔬菜大棚,這些大棚是用來發展有機蔬菜的采摘游和私人定制蔬菜的,這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新鏈條。昌盛村產業辦主任趙洪禮說,利用這里獨特的優質土地資源,搞特色采摘游。去年旅游旺季的時候,一天能接待游客四五千人。“農民在家門口賣瓜子、烤玉米都能賺錢。”趙洪禮指著村里準備再擴建的“幸福舞臺”說,提高村里農民收入的一個好路徑,就是發展好鄉村旅游。今年隨著采摘游、農家樂的進一步發展,昌盛村將邀請名人演出,拍農村題材的電視劇,擴大村子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將鄉村游的各個環節串起來,形成一個‘金’的鏈條,讓農民的腰包更鼓。”趙洪禮信心滿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