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化日報訊(霍永祥陳曉雷)近年來,肇東市依托挖掘、放大歷史文化、北國風光和自然生態等獨特資源優勢,加速建設“體現肇東特色、彰顯肇東魅力”的田園休閑養生產業體系,讓田園養生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極。黎明鎮千鶴島濕地公園、澇洲鎮大似海漁獵冬捕、四站鎮八里城旅游觀光、昌五鎮昌盛村休閑采摘等田園觀光、農業體驗新業態,正在逐步實現從“農區”到“景區”的轉變,走出了一條“農業+體育、文化、旅游”的特色致富之路。
隨著天氣的日漸回暖,肇東市千鶴島濕地公園濕地內的候鳥也相繼回歸,吸引一批又一批游客前來觀鳥、寫生、拍攝,其獨特的自然生態資源成為了游客們休閑觀光、生態旅游的好去處。據了解,千鶴島濕地公園總面積1.72萬畝,有維管束植物114種,鳥類31種,魚類38種,野生動植物與天然景觀的完美結合使千鶴島成為不可多得的旅游觀光勝地,會讓游客感受到與大城市的喧囂孑然不同的悠然境地。實現在風輕水綠中賞濕地特色景觀,品千鶴島獨有風韻。“我們濕地今年千鶴島主要做好生態旅游這篇文章,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持續加大千鶴島的綠化投入,打造十里荷花帶、十里蓮花帶,圍繞綏化提出的“都城地”發展戰略,打響千鶴島濕地公園生態的旅游品牌。”肇東市千鶴島濕地公園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肖茂臣介紹。
而位于肇東市西部的昌五鎮昌盛村,雖然沒有獨特的濕地資源、沒有特色的自然景觀,但在這里也同樣可以享受到具有鄉村風情的美景畫卷。5月1日,走進昌盛村便看到,白色路面延伸遠處,兩邊松柏成行、路燈聳立、街道整齊潔凈,配合那寬敞明亮的屋舍,形成了“村即是景、景也是村”的格局。去年以來,昌盛村通過加大美麗鄉村建設力度,挖掘鄉村游“接二連三”作用,與加工融合、與銷售融合、與科技融合、與信息融合、與生態融合,努力走好三產融合發展的路子。建設了集休閑、采摘、觀光于一體的采摘園,夏季每晚都有二人轉演出,每天來游玩城鄉游客都達2000多人,還專門設立了農副產品銷售和燒烤攤位,有的農民每天銷售收入近千元,真正實現了叫得出風情,引得來游客,留得住鄉愁。“今年,我們要重點抓好庭院經濟、二期民俗園和三期觀光花海規劃建設,進一步完善建設好農業生態觀光園和綠色產業園,抓好集游、玩、吃、住于一體的高標準房車小鎮建設,規劃利用好200棟扶貧大棚,使村里人不再外出打工,外出者返村創業。”昌五鎮鄉村振興辦公室副主任、昌盛村產業辦主任趙洪禮信心滿滿地說。
目前,肇東市通過順應人們休閑旅游消費需求的新變化,進一步放大地域、資源優勢,發掘內生動力,念好山水經、冰雪經、生態經,保護好鄉村生態環境,保留住傳統農耕文化。積極探索發展田園農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體驗農業、訂制農業等新業態,向開發農業多種功能要潛力、要效益。今年計劃新發展休閑觀光采摘園區3個,謀劃發展一批觀光園、垂釣園、農家院等休閑旅游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