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走進澇洲鎮成龍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水稻生產加工車間,機聲隆隆、生產正酣。為了讓新收獲的水稻及時加工成大米,成龍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適時收購水稻并開機生產,機鳴人歡的場景隨處可見。
車成龍是澇洲鎮成龍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這幾天,車成龍一邊忙著從稻農手中收購合格的稻米加工生產,一邊還要忙著接單發貨,同時還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訂貨客商。車成龍告訴記者,聽了總書記來龍江視察時的殷切囑托和希望,讓他備受鼓舞。今年合作社種植的水稻又豐收了,趁著現在新米剛要上市,早點加工、早點搶占市場,爭取賣個好價錢。
"今年合作社水稻長勢比往年都好,合作社在加工新米,據我估算今年社員的會比往年都高,我們要把總書記的講話化作動力,為國家糧食安全做貢獻。"澇洲鎮成龍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車成龍說。
澇洲鎮成龍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充分利用緊鄰松花江水源地的優勢,種植有機水稻。打造的澇洲龍品牌以生態長粒香、桃花香、超級稻和黑米等產品享譽省內外。
成龍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創建于2008年,有80戶農民參加合作社,水田面積3000畝,合作社2008年開始種植有機水稻,采取統一購種、統一種植管理、統一銷售模式,打造澇洲龍品牌,產品遠銷上海、廣州、深圳、東莞等地。“澇洲鎮成龍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車成龍說。
澇洲鎮作為我市水稻生產的重要產區之一,積極引導農民向營養米、綠色米、有機米生產轉型,逐步實現水稻種植“品牌化”,形成了優質高效種植模式。通過走“品牌化”種糧之路,全鎮水田得到調優、調特、調強,形成了雙強等響亮的澇洲大米品牌。
"我們澇洲鎮有水田面積近16萬畝,今年可以說是人種地、天幫忙、喜獲大豐收,從今年春季開始水稻長勢就非常好,雖然經歷短暫的旱情影響,但是經過我們鎮村兩級共同努力,充分發揮我們緊鄰松花江的地理優勢,及時的排除了旱情影響,從而保證了今年老百姓的大豐收。“澇洲鎮副鎮長王自強說。
家住在太平鄉太平村的蔣春江,今年種了六晌多地的玉米,這兩天正在擺弄新收獲的玉米,對新玉米進行倒堆和碼躺子。蔣春江說,這樣做就是要告別地趴糧,實現天然烘干,避免霉壞變質,減少糧食產后損失。蔣春江算了一筆經濟賬,按同期市場30個水分的潮糧價格計算,今年一晌地比去年多掙一千多元,六坰地就比去年多賺七八千元。
今年,我市糧食生產以優質化、專用化、品牌化農產品為主攻方向,從實際出發引導農民和經營主體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大力發展綠色有機農產品種植,持續加大農業“三減”力度,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機械側深施肥、增施有機肥和綠色植保技術,提高農業投入品利用效率。同時,因地制宜,穩定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大力調整糧食品種和品質結構,發展優質、專用和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推廣輪作技術,發展特色農業,優化全市種植業結構,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今年我們肇東在農業生產上特別是糧食生產上,我們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東北提出綠色農業發展,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戰略要求,我們在糧食生產上通過大力實施三減工程、秸稈根茬粉碎還田等等一系列手段來來提升糧食產能,特別是推進土地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市場化和商品化來推動我們農業的綠色發展和標準化發展。今年我們糧食品質在提高產能的基礎上實現了根本性的轉變,由以往的數量型向數質并重、向更加注重質量發展、品牌發展來轉變。“市農業局副局長尹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