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化日報11月27日訊(萬迪記者趙洪秋)近年來,肇東將老區脫貧納入全市脫貧攻堅主戰場,全力優化老區的脫貧致富環境,充分發揮部門優勢,認真落實各項政策,支持老區脫貧攻堅和振興發展。到今年末,全市10個老區村中的3個市級以上貧困村可實現摘帽;建檔立卡貧困戶111戶、259口人,今年有80戶、184口人可實現脫貧。
產業開發是脫貧攻堅的根本措施,也是致富奔小康的關鍵環節。肇東創建扶貧產業基地和園區,實現貧困戶增收脫貧。今年,同合老區村黨總支書記辛衛光牽頭創建蔬菜種植合作社,吸納18戶貧困戶出工入社,合作社年純收入14萬多元,每戶可增收7000多元,僅此一項,18戶貧困戶年內即可實現脫貧。同發老區村集中土地16畝,建立大棚蔬菜生產基地,組織12戶貧困戶種植蔬菜,村里與哈爾濱蔬菜市場簽約負責統一收購統一銷售,12戶貧困戶戶年均收入可實現8000多元,當年即可脫貧。積極協調市就業局創辦勞務產業,優先組織老區富余勞動力輸出勞務,今年10個老區村共輸出勞動力1000余人,年可實現勞務收入2000多萬元。
發展扶貧產業項目,拓展老區增收渠道,是促進老區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重要舉措和緊迫任務。這個市在合理調整老區農業種植結構的同時,創造條件大上加工養殖產業。協調市民宗局為明久老區村引入資金120萬元,創建了肇東市鴻雨米業有限公司,安排8名貧困農民到工廠上班,人均年可收入2萬以上。協調包村的市檢察院籌集資金130萬元,扶持同合老區村貧困戶李晶創辦了“巨合服裝廠”,安排貧困農民9人,年人均實現收入2萬元以上。在市鄉兩級老促會的指導促進下,曉光村招商引進“中古和牛牧業有限公司”,安排8名貧困農民進牛場打工,月人均收入2000元以上,當年可實現脫貧。協調明久村成立了油田服務隊、百合村成立了蔬菜采摘服務隊、青山村成立了蔬菜購銷服務隊,都取得了擴大增收、助力脫貧攻堅的顯著成效。
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對老區脫貧攻堅的拉動作用,在全市老區村共建設各類農副產品原料生產供應基地5個。福成食品公司與周邊老區村25戶貧困戶簽訂白菜種植收購合同,貧困戶戶均可增收1萬元以上,當年可實現脫貧。中糧生化與老區2800多戶農戶簽訂糧食產購合同10萬噸,可帶動300多貧困人口脫貧。
肇東補齊老區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從根本上改善老區人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是擺脫貧困、實現小康、全面推進老區振興的基礎性工程。今年,這個市積極為老區引資上項、排憂解難,累計為10個老區村引進扶貧開發、整村推進、道路硬化、危房改造、村民飲水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8個、累計投入資金1319.5萬元,解決了4221戶老區人民吃上自來水,大大提高了老區村基礎建設水平,極大地改善了老區人民生產、生活條件。